據包頭新聞網報道稱,到“十二五”末,包鋁力爭獲取煤炭資源10-20億噸,年開采能力1400萬噸,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920MW,電解鋁產能達到105萬噸,鋁合金比重達到60%以上。
有了自備電廠
今年2月17日,國電集團蒙能投公司和包頭鋁業簽署《包頭東河熱電廠(包鋁自備電廠)資產權屬轉讓協議》,并于2月23日完成交接。3月5日,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該項目開展前期工作。
這是被包鋁集團稱為“生命線之戰”和“生存之戰”的重大決策。以目前包鋁40萬噸電解鋁、23萬噸碳素、2萬噸高純鋁以及工業硅和40多個品種的合金鋁產能核算,這一2×300MW空冷發電供熱機組工程項目將能滿足目前包鋁產能所需的60億度電。在沒有電力資源電解鋁企業就無法生存的當下,包鋁自備電廠的建設使企業終于能自己掌控“電”這一生命線。
據介紹,用電成本在電解鋁生產成本中占40%左右,包鋁一年購電量為60億度,是全包頭市用電量大戶,相當于呼包兩市一年的全部民用電量,根據大用戶用電協議,目前包鋁的用電成本是0.42元/度,而包鋁自備電廠投入運行后,用電成本將降到0.20-0.30元/度。
包鋁自備電廠的建設不僅能大程度降低包鋁生產成本,更能實現熱電聯產、集中供熱,惠己利人。
從轉型到盈利
而在“電”之前,包鋁已經開始解決“煤”的問題。2011年4月經自治區第5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,同意為包鋁配置5億噸煤炭資源。
煤與電的“松綁”標志著包鋁歷史上大規模、深層次的戰略轉型的開始。
成立于1958年的包鋁從初的年產2萬噸電解鋁到如今年產40萬噸電解鋁也曾輝煌一時,是企業所在地東河區的利稅大戶和經濟支柱。從2008年開始,包鋁連續兩年虧損。隨著金融危機的緩解、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和企業自身努力,2010年和2011年,包鋁連續兩年盈利。
2011年4季度開始,國內電解鋁行業開始全行業虧損。到2012年1—4月份,國內電解鋁價格再沒有超過16000元/噸,價格與成本倒掛。當一個行業出現全面虧損時,只說明,第一,這個行業出現了問題,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很嚴重;第二,這個行業已經到了該全面洗牌的時候。
市場的問題市場可以用時間來解決,但行業的問題除了市場,也取決于企業自己的眼光和勇氣。
其實早在2009年,包鋁的布局已經開始。因為上一年的生產經營困境,包鋁結合企業實際,反復研究,終制定了全方位、深度結構調整方案。中鋁公司和自治區分別將包鋁結構調整方案列入了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。
煤電鋁產業鏈
2010年9月,自治區政府與中鋁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。按照協議,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鋁公司將以包鋁為基礎,新增投資180億元,將包鋁電解鋁產能從目前的40萬噸發展到105萬噸,并建設配套的自備電廠和煤礦,形成產業鏈比較完善的大型煤電鋁基地和鋁合金基地,自治區將全力支持中鋁公司項目建設和可持續發展。
鋁產業是能源密集型產業,在市場的自然選擇和競爭中,鋁產業向能源富集區轉移是成本競爭的必然,煤電鋁一體化建設目前已經是國內鋁行業的發展主流,而產業鏈盡可能的延展也是行業趨勢。
包鋁全方位深度結構調整走的就是這樣力圖掌控自己的能源命脈、不斷延長產品生命線、再造全成本競爭優勢的道路,逐步使還處于鋁加工上游的包鋁形成擁有“煤-電-鋁-鋁合金”和“高級鋁-高純鋁-板、帶、箔”兩條產業鏈的能源和鋁合金生產基地。